李松蔚:拖延症与摩托车维修技术
# 拖延症的源起
pro-cras-tination
一开始的翻译: 因循往复
屈辱感, 自贬, 不甘心
为什么我们心里的勤奋小人和懒惰小人会打架
语言 = 框架
- 懒 -> 谁叫你自己不争气
- 如果把懒当成一种人格 -> 道德训诫消失了
- 懒癌 -> 重症, 可以弃疗了
- 自控力缺乏 -> 缺哪补哪, 勤加锻炼
- 网络依赖 -> 断网就能得救
- 拖延症 -> 拖延这个行为是病根(是这样吗?)
所有人都会拖延, 真的是拖延这个行为让你过得不好吗
李松蔚的新翻译: procrastination 明日迷
- 对此刻的逃避
- 对明天的幻想和执迷
# 明日迷的特质
- 做事情很焦虑
- 玩也很焦虑
- 不断自责, 把此刻视为痛苦
- 渴望未来有一天能解脱
- 害怕浪费时间
- 但又极其不经济地使用时间
- 迫切希望改变以上状态
正常人
- 做事平常心
- 玩很放松
- 可以沉浸在当下
- 不会把很多时间放在幻想上
- 就算没有事情做, 也会怡然自得
- 无所谓何为浪费
“旁观者"状态
没有真正投入工作
一旦完成, 就不想再去看
# 幻想是今日的死敌: 战拖陷阱
幻想
- 游戏 电影 动漫 小说
- 分享励志故事
- 填充收藏夹 买书
- 一直准备并觉得准备不够
- 拍 PPT
- 热血沸腾的计划表
- 发誓(对自己)
最隐蔽的幻想: 战胜拖延症
- 战胜拖延症的念头, 本身就是症状的一部分了
- 幻想自己能战胜 -> 最后变成懒癌晚期
- 时间不是不能浪费的东西
当你在做某件事时, 一旦求快, 就代表你不再关心这件事本身, 而是想去做下一件事
所以类似番茄工作法可能能解决你当下的拖延, 却不是根治的办法
拖延症不是意志力或自控力的问题
有害的想法: 求快
战拖陷阱核心: 工具思想
- 追求未来的回报
- 强调当下的痛苦
- 这种理性模式并没有把我们带入美好社会
- 因为现代衣食住行已不是艰难才能满足的需求, 感性的压抑, 美学的空白, 灵感的缺失才是我们过得不爽的原因
不愿结束一天, 不愿开始一天 都是对明天变成今天的恐惧
# 如何摆脱
- 想法层面: 幻想战胜 -> 接受现状
- 行为层面: 拖延 -> 做事
# 心流
- 前提: 充分的内在动机(注意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区别)
- 三大原则: 即时反馈, 与能力匹配, 目标清晰
# 动机
- 为了将来: 明日迷
- 为了现在: 当下你收获了什么
- 认知改换
- pain is inevitable, suffering is optional
- 疼痛是一种感官刺激, 受难是一种心理感受
- 应该当作什么呢
# 创造和模仿
- 在做的事情实际上是在模仿, 所以会不认同自己的工作成果
- 分工导致了效率的提高, 也降低了幸福感(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一部分, 没有完成作品)
# 追求宁静
- 你是否真的关心你在做的事情, 在做的成果的品质
- 在乎的时候, 只有把事情做好, 内心才能宁静下来
- 1:08:00 追求宁静和逃避感受是完全不同的, 不要误以为自己在创造更好的学习/工作条件而不是在逃避
- 当你焦虑的时候, 停下来, 看一看是什么事情/哪一块让你不宁静
- 常被提及的保持宁静的活动
- 钓鱼
- 散步
- 跟人聊天(除去幻想未来和吐槽)
- 正念
- 修摩托车(如果你段位足够高)
- 重点: 给自己时间(明日迷不太允许给自己时间, 觉得我论文没写完去钓鱼是不可饶恕的)
# 一份地图
- 理想的状态
- 目标
- 现在的状态
- 最糟的状态
提醒: 明日迷会倾向于把现在的状态认定为过于接近最糟的
记得
- 现在的状态并不是最糟的状态
- 理想的状态也并不是你的目标
要允许自己浪费时间(平静), 但不是逃避现实(慌乱)
- 想玩就去玩, 但是要玩得开心
# 卡住了
- 注意注意, 不要飘走了
- 产生像初学者一样谦虚的态度
- 不要怕卡住, 卡得越久, 就你越能看清让你脱困的良质
- 重新评估卡住的内容, 你就更愿意进一步认识它
# 警惕: 与现实的疏离
- 不成熟的判断
- 自恋
- 过度担心
- 枯燥: 表示失去了从新鲜角度看事物的能力
- 烦躁: 因为低估了所需时间. 容易引发错误, 消耗进取心
- 被现实同化